10月13日是重陽節(jié),對老年人的關懷話題再次引起人們關注。當天,記者走訪省城多家醫(yī)院發(fā)現(xiàn),對許多老年患者來說,平日里能給他們精神慰藉的往往不是親人,而是護工。
護工與老年患者待的時間長
在昌大二附院康復科,賴永耕老人正被護工劉大姐用輪椅推去電梯口散心。賴永耕老人今年75歲,因為中風住進了醫(yī)院。
“我有3個小孩,工作都很忙。老伴今年也75歲,身體不好,沒辦法長時間照顧我,平時多數時間還是和護工在一起。”說起護工劉大姐,賴永耕老人很滿意,“她很負責任,就像朋友一樣。”
劉大姐坦言,賴永耕老人因為中風曾經輾轉多家醫(yī)院治療,前段時間,眼看可以走幾步路了,老人一心急,心臟又出了問題,結果又住進了醫(yī)院。“平時我經常開導他,他心情也好一些。”
在省中醫(yī)院住院部9樓肺病科,陪伴在老年患者身邊的也多是護工。“這是個老現(xiàn)象了,子女沒時間,老伴沒精力,只能靠護工照料生活。”省中醫(yī)院肺病科護士周世妹說。
非親人心理疏導有時難奏效
其實,老年患者內心深處都渴望親人的陪伴,但大多數時間他們只能選擇與護工聊聊天。周世妹告訴記者,有些久病老年人會出現(xiàn)焦慮或抑郁。
昌大二附院康復科護士周亞薇上個月就曾經歷驚險一幕:她和同事一起救下了一名想跳樓的老年病人。說起對病人的心理護理,周亞薇有些無奈,“有些年紀大的病人心理上對護士有抵觸,認為我們始終是外人,不了解他們的家事,不會對我們敞開心扉。”
還有護工告訴記者,并不是所有的老年患者都“好說話”,有些心理負擔很重的老年患者跟護工也不愿多說什么,他們有事情還是想和親人說。
子女應該多抽時間陪陪父母
對于一些護士、護工提到的勸導老年患者有時不奏效的問題,華東交大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舒曼表示理解。“這更多并不是方式、方法上的問題,是由血緣關系天然決定的,護士、護工也許能給予一定關懷,但對老年人心理上最高境界的支持依舊是有血緣關系的親人給予的。”
舒曼也坦言,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和年輕人生活、工作壓力的增加,住院老年患者的生活狀態(tài)目前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,即子女親屬給予物質上的支持,護工給予生活上的護理,但對老年患者心理上的支持還很不夠。舒曼直言,其實有時“忙”也是一些人不去醫(yī)院看望父母的借口,只是說明看望父母并沒有在他們心中擺在最重要的位置。
“如果是自己的小孩生病,許多人再忙也還是會抽出時間陪在身邊。”舒曼呼吁子女在價值排序中應該把照看父母一項提前。
- 對癥檢查,查必要項目,提供規(guī)范檢查結果,拒絕虛假結果
- 對癥施術,做必要治療,采用規(guī)范治療手段,拒絕過度治療
- 對癥開方,用必要藥品,實施規(guī)范用藥標準,拒絕盲目用藥
- 明確定價,做惠民醫(yī)療,推行國家規(guī)范價格,拒絕高價醫(yī)療
- 崇尚醫(yī)德,以卓越服務,執(zhí)行規(guī)范服務流程,拒絕天理漠視